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首页  关于中心  咨询服务  危机援助  心理发展  心旅电子报  心理殿堂  心理测评 
心理发展
 课堂教育 
 团体培训 
 拓展训练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发展>>拓展训练>>正文
 
留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留学不该承受之重
2012-09-15 12:00  

新闻回放
  2011年3月3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的24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致其多处受伤。10月31日,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汪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该案令人震惊之余,留学生心理健康这个老话题,再度引发舆论讨论。

为谁留学

  “我其实不想出国,留学是父母的意愿,实现的是他们的希望。”2011年夏,大学毕业的小王最终选择去实现父母的愿望,赴英留学。“如果我不去留学,父母会伤心。”在小王的父母看来,最重要的是他拿到国外学位。

  与小王父母有类似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据媒体报道,家住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的20岁女孩钟晶纬,父母在很早以前就打算送她出国:“爸妈认为,亲戚的孩子都留学了,也得送我出去。”

  至今年10月,钟晶纬在日本已生活学习两年。“始终觉得,家乡情结断不了。如果可以,我只想在中国上大学、找工作!”

  孩子“被留学”,在低龄留学生群体中相对更为多见。上月中旬,巡回北京、青岛、西安等7个城市的中国国际教育展上,便不乏一些先于孩子有留学意愿的家长的身影。

  “不要攀比,不能说老张家去了,老李家就要去。”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对待小留学生出国学习的问题上,需要更理性一些。”

  相关留学专家认为,在低龄留学的情况下,家长务必要尊重学生本人的意见。如果本人不愿意出去,父母又要坚持,孩子出国后就很难适应国外的环境,也不愿意去调适,很多就只能中断国外的学习回国了。这不仅损失了金钱,也损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黄金时间。

“围城”心理

  因描写其在英留学生活的黑白图文集《无处可逃》而为人熟知的小海归陈广颐,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这样说:“留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每个留学在外的学生都挺不容易的,个中的拼搏和苦涩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比起国内的环境,在国外有时候更为严格苛刻,即将迈出国门的学子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行。” 

  其笔下的漫画人物“小伊坨”穿着宽宽大大的衣服,戴着帽子。陈广颐解释说,这样会很温暖,而且这样的形象不会引人注目,有一种待在自己的堡垒里的感觉。

  她的这番话也许道出了很多留学生的感受。即使是自愿出国,出国前后的落差也需要时间调整。

  一项针对留学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的网络调查显示,留学生因业余时间无处可去而常以网络和影碟打发时间者占26%;找不到倾诉对象和途径的占17%;学习、工作或经济压力大导致失眠者占16%;自认为“吃得好睡得好,心情畅快”的,仅占被调查者的7%。

  “一些留学生是抱着美好的愿望走进留学这座‘围城’的,会事先为留学加些想当然的理想光环,这样就容易造成心理落差。”曾留学瑞典的小陈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舆论宣传对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对海归的地位有所夸大,也加大了留学生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在海外生活或者回国后更加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行前三思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根据数据分析推测,未来几年中国留学人数将持续增长。

  随着留学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负笈海外求学。相关留学专家表示,避免心理亚健康,要在出国前就开始心理建设,以客观心态面对出国。在规划海外求学目标时要有长远的打算,同时给自己留足后路,做好输的心理准备。

  在小陈看来,留学成功者大多是做足困难准备、目标清晰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出去要干什么。”小陈说。

  关于低龄留学生群体,来自金吉利的留学专家认为,首先,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精准的判断,看是否适合出国。其次,如决定出国,需提前让孩子做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培养孩子的沟通与自理能力等。

  即使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留学生在国外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启德教育北京分公司经理助理兼业务总监王楠认为,很多大学都有国际留学生组织,能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如果学生出现严重的财产或生命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

Close Window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联系电话:020-36207024 3932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