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评价。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的准确定义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这种说法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
这一理论经过近40年的实践,在西方的心理学领域已经得到全面的论证(虽然也有少数的反对之声)。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出自1968年conducted by Dr. Rosenthal and Dr. Jacobson.首先,他们给一个中学的所有学生做一个IQ测试,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IQ)非常高,并让老师相信这样的高智商足以让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有个很好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并非真真的高智商,他们这是被随机的抽取(因此,他们不见得有其余的学生智商高,也并不比其余的学生有提高来年成绩的能力),唯一的这些学生与其他的学生的不同在于老师的思想或人知中。随后的实验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事实跟其余学生的智商一样)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科学家认为原因有:
1)老师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2)给了更多学习资料和让他们研究跟难的学习内容;
3)对于"高智商"学生的学习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更多的反馈;
4)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机会。
这个实验只是一个经典例子,在近40年的后续研究中,心理学家在不同的环境中无数次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它的广泛应用性也使得这一理论成为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罗伯特•默顿最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词。他认为,个体变化,产品短缺,银闭股票行情下跌,甚至战争都可能因为“它们即将发生”这一预期而发生。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系统阐述了有关自我实现的基本观点。在他看来,“如果人们将情景看作是现实的,那么它们的结果也是现实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往往会重复另一个人的期待,不管这种期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由于托马斯在这方面开拓性的研究,人们卡开始在许多领域对自我实现的预言现象进行研究。
自我实现的预言相当于期待效应。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例子;临床医学中常有利用安慰剂治疗患者的事例,接受治疗者常能体验到如同接受实际治疗一样的治疗效果或副作用,这实际上是患者的期望产生的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还常常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教师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抱有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否听到过象“我看他/她就不顺眼”,“他/她对我有意见有偏见”等等这样的抱怨呢?怎么才能很好的融入到人际交往当中去呢?或怎么才能运行好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呢?这些问题已经超出这篇文章的范围,但是根据自我实现预言理论,至少我们可以说,一个对别人的好的期望值和一系列朝这个期望值引导出的行为将是最重要的。慢慢的你会发现那个人正接近你理想中的那个人。这样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的自我实现的圈就形成了。简单说也就是: 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首先你要正确的对待他们---对他们好。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圈也能行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在两性交往的后期或在男女朋友分手的前期,你是否经常能听到“他/她这不好,那不好”诸如此类这样的词呢? 一些男女朋友在这个时候会发现,原来关于他/她的一些好的个性,品质等都已经不在了。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有个很贴切的名字-致命吸引力。 同样在这里,我不能详细的列举出如何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永存的两性关系。但是我想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或多或少对两性关系中的男男女女们有些启示。 好的期待(如:成熟,美丽)和围绕着这些期待所引导的行为(列如:称赞-“亲爱的,这件事情你考虑得真周到”(成熟); “你穿这条裙子真好看”(美丽)),慢慢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可能就是你的理想爱人。因为他/她也在朝你认为的期待值前进。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广泛为公众所知悉和应用。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其“实用性”而非其科学性。对于学术界的争论,我们可以不做过多的追究。评判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理论,更多的还在于是否适用于你。